最新发布:2019-06-10 11:44:55
泰山,中国「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泰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旧时被称为岱宗,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泰山在外观上显现出「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和「镇坤维而不摇」的威仪,所以古人常用稳如泰山这样的词语称赞气度沉稳的人。
中国古代认为东方是生命之源,所以先民们将雄伟奇骏的泰山视若神明崇拜,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泰山被神化为孕育万物的神山,统治者们总是在泰山祭祀天帝,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
中国古代的帝王效仿先民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以天帝授命之名宣扬自身帝位的正统性,第一位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此后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泰山的神圣地位被越抬越高,难以逾越。
泰山的雄伟多姿也让许多文人名士感叹不已,曹植早年间遭兄长曹丕妒嫉抑郁寡乐,在世俗失意后入道学仙,曹植游仙时登泰山遇仙真羽士,有感而发留下名篇《飞龙篇》,是中国历史上描写泰山的传世珍品。
杜甫在登上泰山时则借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将自身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赋予五言古诗《望岳》中。《望岳》气骨峥嵘、体势雄浑,通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杜甫豪情气概一览无遗。
泰山的宗教发祥久远,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泰山的灵岩寺被称为「天下四绝」,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而道教的方士早在战国时就隐居在泰山的岱阴岩洞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