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老师学习网,有趣冷知识,生活小常识
  1. 你的位置:
  2. 首页
  3. 知识
  4. 【冷知识】三伏天儿

【冷知识】三伏天儿

最新发布:2019-09-15 22:39:55

三伏三伏,这是我们每年夏天都要提起的词语,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今年的三伏天儿眼看就要过去了,可很多人仍旧不知道三伏是什么,或者说三伏怎么算,它为什么叫「伏」?

1. 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这个时候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2019年的头伏是7月12日,中伏是7月22日,末伏是8月11日。这是怎么计算的呢?

2. 怎么计算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天干地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就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

3. 为什么叫伏

「伏」可称「长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其中伏为「土」,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4. 古人怎么过

在古代,伏日也会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据文献记载,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大约到汉朝,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农家会在伏腊日烹羊斗酒呢,人们把「伏腊」作为节庆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除了民间,汉朝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

5. 伏日赐冰

无论古今,伏日贪凉恐怕是一个老传统了。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约到晋十六国,出现伏日赐冰的宫俗。晋《邺中记》说,在彭德府临漳县有铜雀、金虎等三座井台,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于「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这种宫俗流传不息。

6. 贵妃家的冰宴

唐朝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种就多了,如长安就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家(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虽然是盛夏,但个个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宫廷内还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

7. 绿荷包子

宋朝廷盛夏赐冰传承了唐代的传统,但宋代宫廷赐冰的对象很有限,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赐的份,其他官员只是放几天假而已。及至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就已经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官吏了。北宋还有一种夏日节食是「伏日绿荷包子」,绿荷即荷叶,用荷叶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

上一篇:【冷知识】满洲八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