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2019-02-02 10:33:15
在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被称为「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在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在传统习俗中,中国人往往以农历初一、十五、三十为节,可腊八为什么与其他节日不同呢?农历十二月为什么被称作「腊月」呢?腊八除了吃粥还有什么别的习俗吗?
农历十二月之所以称为「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将这个时间固定在了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在这一天,民间都会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这种祭祀仪式称为「猎祭」,又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写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做「腊日」。此前,夏朝称腊日为「嘉平」,商朝为「清祀」,周朝为「大蜡」。
据说2500多年以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发愿:「若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如此趺坐四十八天,时至腊月初七晚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世、未来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在印度版的故事中,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在29岁那年出家修道。一天,他在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腊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世佛教徒便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圣人。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腊八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
喝腊八粥的风俗在清朝最为盛行,腊八庆典也极为隆重。在雍和宫内有一口重4吨的古铜大锅,直径2米、深1.5米,是专门用来熬制腊八粥的。皇帝、皇后、皇子等人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醋叫「腊八醋」,蒜叫「腊八蒜」。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蘸腊八醋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净之意。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豆腐块抹上盐水,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食盐,在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成品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在青海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人们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后食用。在陕西关中地区则流行吃「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在红豆熟透后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