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2019-05-27 11:29:40
最近两年,90后新人也逐渐步入适婚年龄,不少人是请柬一封接着一封,就连周末都在赶婚礼的场。现在份子钱越随越高,逐渐成了不少人的一种负担甚至困扰,也使真诚祝福变了味儿。这到底是谁压垮了我们?份子钱的「根」究竟在哪?
现代人办宴席、收份子钱是有一个流程的。首先是拟定来宾名单,第一顺序是所有近亲,第二顺序是单位、公司同事,第三就是各个时期的同学、战友、客户。其次就是派帖子送请柬,或者亲自登门,或者电话通知。最后就是宾客参加宴席,送上份子钱,参加不了的要请他人带到,带不到的,也得手机支付,这样才全了人情。
在古代,别说是没有手机,就是寄送一份请帖也要十天半月,道远的亲戚要提前几个月出发才能赶上这场婚礼。由于种种不便,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份子钱」这个东西的,最多也就是亲近之人凭心意送去一些吃食或器物。倘若要追溯份子钱的历史,大多数人认为要追朔到明朝,「罪魁」就是那个送人「一顶绿帽子」的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一路走来深知民间疾苦。在他颁布的各种惠民条例里,有一条叫做「乡饮酒礼」制度:「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如不从众,不许入会。」这里的「随力相助」并非钱财,而是指床铺、被褥、粮食等应用之物,对方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家互相周济,以帮助新人度过难关。
为了增强百姓的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每年春秋,各地乡村还须以每一百户人家为单位,聚在一起,大会饮酒,由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率众乡民宣读誓词:「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所用酒肴,于一百家内供办,毋致奢靡」。在这一时期,随礼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很多事情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如果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就会脱离初衷,甚至成为灾难。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曾有一幕:「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份子,起了个生祠」,人们不再为了渡过难关而互相周济,而是为死者修祠堂而「募捐」,形成了一种乱集资、乱摊派现象。
到了明末清初之际,份子钱更加流行,而且趋近于现代的「派份子」。譬如《儒林外史》中就不止一次提到凑份子、出份子、行人情,似乎更像是一种敛财手段。清末民初时送份子钱成为上流社会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八旗人士,更以此作为身份的体现。老舍的小说《正红旗下》中也描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的情景。
近观现代,解放初期的婚礼都举办得很简单,也不流行送份子钱。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送一些暖壶、脸盆、床单、被罩,但很少有送钱的,如「乡饮酒礼」一般单纯美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手上有了闲钱,商品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送钱成了更直接的方式,但很多人会以钱的多少衡量彼此的亲疏程度,这才让大家感觉压力倍增。